膨脹劑噴孔原因原理:
無聲膨脹劑與水反應后會產生熱量,如果反應過快,在水和膨脹劑還沒有充分結合的情況下,漿體的溫度就會達到沸點,這會導致力度來不及往孔壁兩邊作用,而形成氣噴式的噴孔(如放煙火一樣),瞬間蒸汽所產生的壓力將會把部分漿體噴出孔外。噴孔與多種因素有關,具有不確定性,這也是最難把控的地方,所以我們再包裝和說明書及對用戶都會叮囑請操作時務必戴防護眼鏡!噴孔現象多發生在炎熱的夏季,當然噴孔也不是那么難控制和發覺,只要嚴格遵守多加注意配合措施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這種現象發生。
預防噴孔預防措施:
1、孔徑小于40mm為宜。(尤其溫度炎熱的夏季)
2、深度太淺的孔有可能產生噴漿,孔的深度至少50cm以上,孔深不超過5米為宜。(太淺產品裝得少,力度??;太深灌孔時間拉長,第一個孔和最后一個孔之間的力度脫節,不利于集體生力。)
3、孔中如遺留吸水份的物體,使無聲膨脹劑發熱過快,有可能增加噴漿可能性。(吸水性物質“偷”走了膨脹劑的水)
4、如現場溫度超過產品使用溫度,請在傍晚或清晨使用。(夏日操作也應該避開最高溫)
5、先裝水,后放無聲膨脹劑粉末,并且要充分攪拌以避免結塊的產生。(部分工地順序弄反,致使提前發熱)
6、不要一次性攪拌10公斤以上,避免結塊造成噴漿。(藥劑過多,攪拌不充分)
7、漿體攪拌后必須在5-10分鐘內灌入孔中。(避免藥劑在空氣中已開始提前反應發熱)
特別注意:盡管噴漿現象發生可能性極微,但是如果不正確操作,噴漿現象將有可能發生,請在操作時戴好防護眼鏡!
特別注意:如噴漿,請在攪拌無聲膨脹劑前往清水加一小勺白糖,用于控制無聲膨脹劑發熱的速度,避免灌漿后噴漿! -先分清沖孔的原因,再分別對策:
1、施工環境溫度高于出廠配制溫度——加入溫度抑制劑或更換相應季節的藥劑。
2、裝填不密實——用木棍層層搗實,無孔隙;盡量保證每次裝填的連貫性。
3、攪拌不均勻,有干粉團狀——戴橡膠手套搓,攪;木棍等充分攪拌。
4、裝填時漿體已發熱——須在漿體發熱前裝填入鉆孔內,增加分組,多人配合,提高效率。